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在教學中開展并加強實踐性活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環節。德育部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9号)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号)精神,為加強相關課程的實踐環節,緊緊圍繞相關課程教學目标,并結合相關課程考試模式改革方案,特制定如下實踐教學方案。
一、實踐教學的學時、學分規定
依據《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從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1個學分開展本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要求和教育部規定的教學學時總量,結合學院相關教學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共設實踐學時為56學時、實踐學分為3學分。
二、實踐教學的設計思路
1.與理論教學形成良性互動,增強教學實效性。針對課堂教學内容,有意識、有目的地安排體現理論運用的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大學生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修養方面的“知”與“行”的統一。
2.充分體現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我教育。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體個性的彰顯、主體能力的提升、主體精神的培養、主體人格的完善,自覺地對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規範、自我調控,使學生在實踐中實現了自我教育。
3.從現有能夠進行實踐活動的實際條件出發,設計出具體的實踐活動範圍,努力做到物盡其用。
三、實踐教學的目的與任務
1.豐富教學内容,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通過多樣化的社會實踐,一方面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從理論到理論單一的模式,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通過給學生提供自學、思考、研究、創新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參與一系列的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識,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吸引力。
2.拓寬教學渠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特别是專題調查與研讨,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了解社會,發現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建議。
3.加強養成教育,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民辦高校學生思想特點,緊緊圍繞大學生道德養成問題進行教育和實踐。重點進行大學生的四個學會(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成人成才成功、誠實守信、心理健康、文明禮儀、公關意識、感恩思想等方面的引導和培養,
四、實踐教學的内容及相關要求
(一)教學内容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探索“社會調查(成功人士采訪)+ 演講比賽 + 經典視頻”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分課内實踐和課外實踐。演講比賽、經典視頻等形式屬于課内實踐活動,成功人士采訪屬于課外實踐活動。
(1)活動内容:項目一:成功人士采訪
項目二:觀賞經典影片
(2)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東京審判》、《錢學森》等愛國主義教育片,讓學生在體驗和感知中接受曆史,進一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理性的愛國觀。激勵當代的大學生為了祖國的未來和美好的明天,為了我們的祖國不再遭到侵略和破壞,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2.《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1)活動内容:項目一:重走紅色之旅
項目二: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僞滿皇宮博物院)
(2)目的與任務:利用暑假時間,采取就近原則,進行社會實踐。重走抗聯路;重走長征路;參觀曆史博物館;采訪革命者或者老紅軍的後代;調查研究當地紅色曆史文化,思考經濟地位變化的原因及對當代發展影響;通過采訪、調查等形式,對比一個鄉村改革開放前後的變化,闡述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紅色旅遊開發與利用現狀調查; 選擇以上方式的其中一項進行社會實踐并撰寫實踐報告。
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1)活動内容: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2)目的與任務:為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按照學校的實踐性教學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和内容,安排學生選讀以下馬列主義經典著作。
閱讀書目: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馬克思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節選),《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列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甯:《談談辯證法問題》,《列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閱讀要求:任課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泛讀的基礎上,做3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由教師對讀書筆記予以檢查評定。同時要求學生從所讀著作中選擇一篇精讀,并撰寫2500字至3000字的體會、論文。在新學期第1周完成并上交,由德育部的教師負責批閱,作為平時成績記入期末總評成績。
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拓展大學生的理論視野,還可以組織學生與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相結合,進一步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研讀活動,在學校開展讀書報告會等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學習興趣。
4.《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1)活動内容:國情及社會熱點調查報告
(2)目的與任務:本次調查實踐活動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它是主要依據“概論”課教學大綱,結合不同時期的形勢和要求,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勢教育,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合講授内容不失時機地讓大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調查、體驗,讓他們以所見所聞、所體所察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國情,民情和社情,深刻感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幫助學生确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3)調查報告寫作要求:學生要結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指導社會調查實踐;社會調查報告内容應當實事求是,如實反映和記錄調查對象的真實情況;調查報告手冊中必須包括兩部分内容,一是對調查對象所做的調查問卷或訪談記錄,沒有反映實際調查過程的調查問卷或訪談記錄,提交的調查報告沒有成績。二是調查者本人根據調查情況撰寫的調查報告,兩部分缺一不可;調查報告正文必須在1500字以上
(4)考核方式:本次調查實踐活動在第四學期暑假進行,具體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組負責。學生按要求(參考《調查實踐活動的内容與寫作格式》)寫出調查實踐報告,成績合格者記0.5學分。